养老事业创新发展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老事业创新发展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养老事业创新发展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养老事业创新发展调查报告

  养老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进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影响与关系社会与谐稳固大局的战略问题。大力进展养老事业对老年群体个人、家庭、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为摸清我市养老事业进展情况,我先后到镇(街)敬老院、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地,组织召开座谈会,实地熟悉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与进展情况,深入社区、家庭,与部分居家与机构供给的老人及其子女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一、坚持实事求是,务必客观评价我市养老事业进展现状 近年来,面对我市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且高龄化、空巢化特征日益明显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积极从提高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入手,克服困难,加大投入,初步形成了全市机构养老规模不断扩大、机制不断健全、设施日益完备、多种模式共同进展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加大本级投入与争取上级支持相结合,养老机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我市养老机构——敬老院始建于 XX

 年,属于以财政拨款为支撑,以五保供给为对象的公办养老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敬老院不一致程度地出现了房屋破旧、设施陈旧、床位不足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敬老院的改、扩建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通过低偿或者无偿提供土地、免征建设配套费与减免建筑设计费等优惠政策,并加大投入,五年来,先后自筹资金 3000 多万元,争取上级彩票公益金、基础建设扶持款等 1200 多万元,新建敬老院 3 处,改、扩建 7 处,床位数由原先的 374 张增加到1500 张,提高了 4 倍,生活、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 1054 名五保对象,集中供给了 884 人,集中供给率达到了 83.9%,绝大多数五保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二)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多种养老模式实现了共同进展。随着社会进展,“421”型结构家庭(夫妻 2 人要供给 4 位老人,抚养 1 个子女)日趋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不堪重负,从而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对社会养老需求的急剧扩大。然而,由于敬老院只能以五保老人为主,且床位有限,许多老人因条件不符而被拒之门外。对此,我们在努力办好敬老院的同时,采取宣传引导、

 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集体与民间资本参与,探索建立了介于家庭与敬老院养老之间、按企业化运作的机构养老模式——老年公寓。从 XX 年至今,共吸引社会资本 4800 多万元,新建老年公寓 4 处,新增床位 650 张。目前,市政府投资 2200 万元的市级福利中心已开工建设,建成后能增加床位 800 多张,届时,全市总床位数将达到 3000 张,将使我市初步形成以国家、集体与社会投资为主体,以敬老院免费供给;老年公寓缴费入住;个人缴纳押金,村集体无偿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格局。

 (三)坚持加强业务指导与管理监督相结合,养老服务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市政府在大力提高养老机构数量与入住率的同时,把加强养老机构自身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我局也积极履行业务指导与管理监督职能,指导各养老机构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一是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对全市养老机构全面实施了“四化”工程(即路面硬化、庭院绿化、路灯亮化、住室洁化),增配了浴室,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增设了健身娱乐室与室外活动设备,开发了小菜园,满足了他们健身、娱乐及简单劳动等需求,丰富了精神生活;

 增设了卫生室、配备了专、兼职医护人员,更新了餐饮服务设施,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全市 14 家养老机构全部达到了省一级标准。二是政策规定进一步落实。加强了对五保供给资金发放与老年公寓收费标准的检查抽查,严格落实敬老院资金专款专用、老年公寓明码标价与质价相符。同时,积极协调市财政,努力实现五保供给标准与经济进展同步增长。自 XX 年以来,我们先后五次提高了五保供给标准,其中,集中供给标准由原先 2500 元/人.年调整到目前的 4000 元,分散供给标准也由原先的 1500 元/人.年调整到现在的 2000 元。另外,我们还为全市五保与“三无”老人统一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用,对他们看病住院所需的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再实行大病救助 50%-60%,有效解决了老人的看病、医疗难题。三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指导各养老机构制定了院务管理 100 条,建立了交接班、议事会议、情况反映记录等档案 10 份,健全了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工作人员责任制、院民议事制等一系列制度,实行了院务公开、伙食费公开、社会捐赠公开、项目建设及经费收支公开等,使各养老机构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坚持着眼进展,务必正视我市养老事业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我们在养老事业进展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与养老机构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市 60 岁(含)以上人口已达 8.7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 19.4%,比全国平均水平的 13.26%高出5.14 个百分点。然而,目前全市所有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也只有 3000 张左右,占全市老龄人口数的 3.45%。由于传统的养老观念及对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疑虑,尽管从目前看,人们对社会养老的需求还不是特别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必定会随之延长,家庭的养老压力也必定会不断加大,社会养老需求必将呈现暴炸式增长。假如误判形势,放松了对养老机构建设的加快推进,必将影响到与谐社会的长远进展。

 (二)养老机构的建设、生存、进展与政策、资金制约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养老机构的建设上,由于土地、建材与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加之缺乏对用地、融资、市场准入及

 运营等方面配套的扶持政策,社会力量还不愿意涉猎这一半福利性与微利性领域。全市唯一的民办养老机构——紫荆山老年社会福利中心,起初也并不是专门为此而建,而是由别的经营项目转作老年公寓经营的,目前还在为争取优惠政策而努力。在生存与进展方面,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与老年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还有较大差异,导致养老机构大都面临着亏损经营的局面,不得不依靠其他收入来维持运营。如,西关第一老年公寓与新港老年公寓属集体所有,一方面由因此五保集体供给与其他老人代养形式并存,另一方面,因有社区与村集体的资金扶持,因此还能正常运转。而紫荆山老年社会福利中心,仅每年的贷款及利息就达 76 万元,再加上日常开销,年均支出高达 166.28 万元,而入住老人缴费等收入仅有 101.96 万元,收支严重失衡。尽管我们以争取上级彩票公益金等形式予以资助,努力扶持他们进展,但因缺乏政府财政持续而有力的支持,生存进展状况堪忧。另外,由于争取上级资金时间周期长、数额没保障、拨付不足额、到位不及时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也对这些机构的健康进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特殊的服务需求与从业人员素养不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养老服务不仅仅是打扫卫生与照顾日常饮食起居等低层次服务,而是一项需要掌握专业的生理、心理等护理技能,以满足老年群体身体与精神双重需要的特殊服务。但从我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现状来看,她们大多是农村务工人员或者下岗职工,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初中及下列文化的占 80%。一方面,这部分人员未通过有关的专业培训,服务技能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养老机构资金困难,她们的月工资只有 1000 元左右,且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也极大影响了她们的积极性。因此,各养老机构经常面临着有工招不到,招来留不住的窘境,又不得不以降低从业标准为代价,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人员素养与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老龄化趋势加快与社区养老平台进展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进入老龄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我市老龄人口比例已接近国际标准的两倍,而且随着计生政策的深入实施,新生人口比例将逐年下降,而老龄人口规划还将加速扩大。如此规模的老龄人口,仅靠现有的机构与家庭承担养老责任是

 不现实的。而“社区养老”是依托社区提供的家中日间照料与义工自愿上门服务的一种居家养老模式,是目前公认的符合我国国情且比较切实可行的养老模式,既符合我国传统伦理孝道,又能相对减轻家庭负担,既可节约经济成本又能兼顾多数老人。但目前我市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还处于空白阶段,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尚未建立,无资金、无人员、无场所,大多数老年群体还未享受到来自于社区便利、高效的养老服务,离全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六老”目标要求,还任重道远。

 三、坚持以人为本,务必大力推进我市养老事业创新进展 养老问题既是进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社会与谐的客观需要,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途径。

 (一)要充分认识办好养老事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年 2 月 25 日召开的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养老服务机构相对不足的严峻形势,又要看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关于保护社会稳固、促进社会与谐、表达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全市上下都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从改革、进展、稳固的大局出发,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列入全市经济社会进展全局来规划,列入有关部门重点工作来安排,强化领导,理顺机制,明确责任,尽快出台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从而构筑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多层次、多模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开创我市养老事业新局面。职能部门要落实好指导、管理与监督职能,高标准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具体工作落实。

 (二)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动社会养老机构建设。要正确认识与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政策作为资本进行投入,采取“筑巢引凤”战略,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参与。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树立开放式、创新式办养老事业的观

 念,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我市实际、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增强对市内、外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借助外界力量办好我们的养老事业。要采取与慈善机构合作、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创办、新建、扩建一批养老机构,在土地、融资、办照、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养老机构规模,不断满足全市人民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级财政要按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将老龄事业进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进展同步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在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新建与改、扩建投入外,对已运营的养老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应采取按入住人数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以支持、激励其进展。

 (三)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养老模式,不断丰富与进展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要紧有家庭、社区与机构养老三种模式,大体可用“9073”来概括,即 90%在家庭,7%在社区,3%在机构。在我市,绝大多数还是家庭养老,入住养老机构的仅占 1.1%左右,社区养老还是空白。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大力提高社会供给能力,确保在保障好

 “五保”、“三无”老人基础上,逐步将机体失能、散居孤寡、自理能力较弱及家庭负担较重的老人逐步纳入社区养老范畴。一是积极借鉴刘家村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即由村集体投资兴建老年住宅楼,配备专职服务人员,村里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免费居住,由家庭与村集体共同承担养老义务。这是社区养老的新形式,适宜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或者社区进行推广。二是大力扶持与推广紫荆山养老模式。即由市民间资本创办,开展企业化运营的老年公寓,由于其生存与进展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因此,政府要着力帮助解决制约其进展的瓶颈问题,大力扶持,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从而使我市逐步形成以敬老院、福利中心与老年公寓集中养老、以镇街或者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居家分散养老,投资主体多元化、养老模式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探索建立社区养新老模式。要以城市社区与村改居建设为契机,新建小区,要按照国家住建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老旧小区则采取整合闲置资源的方式,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要求,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与居家养老服务功

 能的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站(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或者专业服务人员,建立辖区老人信息档案,根据不一致人群,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项目,发挥服务人员专业化、服务内容个性化、资源配置集约化的优势,使老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来自社区的服务。

 (四)要坚持内强素养外树形象,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可持续进展。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营的养老机构,都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扶持获得进展,务必坚持苦练“内功”,强化自我造血功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吸引更多老人入住,逐步走上良性进展轨道,一要大力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将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纳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招聘年龄在 30 岁至 40 岁之间,有孝心、爱心、耐心、肯吃苦,身体健康的人员,通过 3——5 个月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要包含思想道德、护理技术及护理实习训练等,对学员免学费、免住宿费,并给予相应补贴。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以确保能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要大...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养老 事业 养老事业创新发展调查报告 养老事业创新发展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