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案(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案(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案(完整版)

 

 三 年级上下 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案( ( 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由于三年级孩子年龄都比较小,在安全方面不是特别的注意,甚至疏忽安全问题,并且没有安全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强化他们自救自护意识的养成。

 二、指导思想

 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安全成长,拥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生命安全教育》这门课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关怀,也反映了家长和老师的期盼。《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将带领同学们一同理解安全的意义,学会快乐的生活,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了安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消除了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获得了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拒绝诱惑,防范侵害,远离危险,安全健康的成长。

 三、教材分析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四、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 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1 37 摄氏度 1

 2 2 老鼠爱大米 1

 3 3 蓝色的地球

 1

 4 4 安全乘电梯 1

 5 5 “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1

 6 6 国庆放假 0

 7 7 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1

 8 8 呵护我们的眼睛 1

 9 9 吃好一日三餐 1

 10 10 爱护我们的牙齿 1

 11 11 看看明天学什么 1

 12 12 你不怕它 它不烦你 1

 13 13 情绪气象图 1

 14 14 我要谢谢你 1

 15 15 我爱清洁 1

 16 16 今天我做饭 1

 17 17 面条做法多 1

 18 18 我会洗餐具 1

 19 19 我是小主人 1

 20 复习 0

 第 1 课 37 摄氏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的体温为 37 摄氏度左右。37 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

 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

 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 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 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 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 36~37 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 0.2 ~0.4 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 0.3~ 0.5 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 24 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 1 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 度为低热,38~39 度为中度发热,39~40 度为高热,40 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 摄氏度都是人体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量一量,查一查 1、 捂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 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

 课后分析:

 第 2 课 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

 (2)

 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

 (3)

 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教学重难点】

 (1)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理解生命体的生存于发展依赖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一特征决定了自然界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2)

 对食物本能的需求是人类自然属性的表达,决定了人类个体的生存依赖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学准备】

 (1)

 学生带来一些关于大灰狼的故事书。

 (2)

 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3)

 绘画用的纸张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动物世界里是不是有许多动物吃动物的现象? 请同学们说说你在动物世界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吃动物的现象?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生命小问号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看生命小问号里的图片,连一连,说一说谁是谁的食物?哪些可以做你的食物?

 老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棒,请看想一想里的图片,小老鼠是怎样获取食物的?人们用什么方法获取食物呢?

 2、 生命小秘密

 老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样获取食物的?

 老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样获取食物的?请同学们仔细看什么小秘密里的图片和文字,认真思考人类史怎样获取食物的?

 3、 生命小智慧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火腿肠、面包和牛奶,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

 (2)生产这些要经过哪些工序呢?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看第 7 页上的图,小老鼠已经按照食物生产加工的顺序,找到了牛奶。你们能从 2 号和 3 号入口处找到面包和火腿肠吗?

 (2)有多少种不同职业的人参与了这份早餐的制作?

 课后分析:

 第 3 课 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丰富的动植物和人类。

 (2)

 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3)

 懂得地球上有水、阳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激发学生对蓝色地球的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2)

 懂得地球上有水、有阳光、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

 (3)

 培养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个地球仪和一瓶矿泉水。

 教学过程:

 一、 生命小问号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从太空中俯视,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目前,在银河系中,只发现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

 为什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大部分是蓝色的呢?

 (2)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你还知道什么?

 2、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因为地球的表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陆地和海洋,其中陆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海洋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太平洋占去一半。地球周围被大气、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里包含氮、氧等气体,还有水汽、尘埃等。由于地心引力作用,百分之八十的大气聚集在离地面15 公里以内这一圈。如果站在月球上看,悬挂在月亮上空的地球好像被蓝色玻璃罩罩着的一个大圆盘,隐约可以看到它的两端反射出白色的光点,那就是南北两极。大圆盘五分之三的地方呈现暗蓝色,那就是滔滔的海洋,而出现棕色和暗绿色的地区则是大陆。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二、 生命小秘密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是什么条件让地球上才有生命呢?

 2、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并总结出水、阳光、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 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三、 生命小智慧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我们的饮用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做哪些事离不开水?

 (2)

 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我们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河流、淡水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学生:因为地球上有水、阳光哈空气。

 课后分析:

 第 4 课 安全乘电梯 【教学目标】

 (1)

 能意识到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不正确的操作和做法可能使自己受到的伤害。

 (2)

 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3)

 掌握电梯“死机”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电梯“乘客须知”(图片或板书)。

 (2)

 电梯内外按钮(图片或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 安全小问号

 1、教学引入 :出示电梯的相关图片,让同学们看。

 老师:电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同学们坐过电梯没呢?

 学生:坐过,坐过……

 2、 提出问题并探究

 老师: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时有什么感受?

 老师:我们谈了坐电梯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呢?

 老师:同学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该如何去应对呢?因此请同学们预习安全小博士。

 二、 安全小博士

 老师:请同学们在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我们乘坐电梯应该知道哪些知识?

 老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四、课后作业 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

 第二课时 安全小卫士

 一、复习引入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上一节课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你们了解到的知识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很棒。以后有这样的作业的时候同学们也要向这次这样做好。

 课后分析:

 第 5 课 “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热闹”中存在的危险。

 (2)

 能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去过哪些热闹的地方?给大家说一说。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了解哪些在“热闹”的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 安全小博士

 一、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在热闹的场所那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那我们该如何避免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再回答问题。

 老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热闹”的公共场所?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紧急通道或安全出口?和同学们议一议。

 二、课堂小结

 活动三 安全小卫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看安全小卫士里的漫画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交流一下。

 课后分析:

 第 6 课 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教学内容】

 (1)

 了解、认识在公共场所内发生地震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2)

 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看安全小问号里的图片,说一说图片里的人们怎么了?

 学生:他们遇到地震了。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地震?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现象?

 【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的产生】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 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 3 分钟。地震造成的

 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 1976 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完整版 教案 三年级上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及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和教案